本報記者宋敏
“融資擔保不僅是緩解中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手段,而且是銀行和企業間承擔和化解風險的有效載體,保證了銀行資金向中小微企業和‘三農’的安全進入。”8月27日,在全省融資擔保業規范經營、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暨銀擔合作授信簽約會上,省政府金融辦有關負責人表示。
擔保業取得長足發展
近年來,全省融資擔保行業整體實力不斷增強,規模質量進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了政府性擔保、商業性擔保和再擔保“三位一體”融資擔保體系。截至目前,我省有融資性擔保機構333家,注冊資本387.52億元。
來自省金融辦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擔保行業新增擔保393.79億元,新增受保企業9579戶;在保余額949.34億元,在保戶數23324戶。擔保機構的單體規模、擔保余額、服務客戶數量穩步攀升,為省內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化、帶動就業及稅收增長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貢獻。
融資擔保行業要防范信貸風險,離不開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融資擔保機構接入征信系統,不僅有助于解決其與被擔保人在融資對接中出現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還能夠在規范擔保行為、強化風險管理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副行長朱培玉說。
據悉,人民銀行已經解決了融資性擔保機構接入征信系統的技術門檻。截至8月15日,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已批準我省16家融資擔保機構通過互聯網接入征信系統,其中3家機構已開通了信用報告查詢權限,4家機構陸續開始報送數據。
“銀擔合作”機遇挑戰并存
過去幾年間,全省銀行業對擔保機構主動服務、加大優惠、科學風控,“銀擔合作”不斷深化。目前,我省共721家各層次銀行業機構與融資性擔保機構開展業務合作。
在當前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銀擔合作”有機遇也有挑戰。合作中出現的新情況主要表現為“一降兩升”,即擔保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例下降,融資性擔保不良貸款余額和代償損失“雙升”,“這說明銀擔合作的意愿在下降,銀擔合作的質量和效益也在下降。”河南銀監局副局長張宗俊認為,銀行“有貸難放”、企業“望貸興嘆”的情況說明,雙方尚需擔保公司從中“撮合”,擔保公司發展的機遇很大。
記者了解到,2015年度,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共對552家融資擔保公司進行了授信合作,授信總額1296.34億元。會上,國開行河南省分行等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還與省中小企業擔保集團公司等19家融資擔保公司進行現場授信簽約,授信總額213.1億元。
突破瓶頸發展融資擔保業
據了解,我省現有中小企業44.1萬戶,小微企業占全省企業總數的96%,貢獻了全省近45%的GDP和75%的就業。而融資難融資貴又是制約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突出問題。實踐證明,融資擔保行業作為我省金融服務體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已成為各級政府服務企業的重要載體,是破解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當前我省融資擔保行業在發展中,還整體存在資本實力偏弱、承保能力不足、經營管理有待規范等問題,有必要高度重視,認真解決。
據透露,我省將圍繞制約融資擔保行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和瓶頸問題,進行五個“聚焦”:一是聚焦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機構,進一步提升和加快發展省、市、縣三級政府性擔保體系;二是聚焦融資擔保公司自身建設,引導商業性擔保機構堅守主業、大力創新、合規經營、加強內控;三是聚焦促進政銀擔合作;四是聚焦完善政策體系;五是聚焦強化行業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