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勇
2月23日,民政部網站對外發布了《老年社會工作服務指南》。《指南》提出老年社會工作服務的內容主要包括救助服務、照顧安排、適老化環境改造、家庭輔導、精神慰藉、危機干預、社會支持網絡建設、社區參與、老年教育、咨詢服務、權益保障、政策倡導、老年臨終關懷等。
《指南》對老年社會工作進行了界定。
老年社會工作是以老年人及其家庭為對象,旨在維持和改善老年人的社會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質量的社會工作服務。
老年社會工作者是從事老年社會工作服務且具有資質的社會工作人員。老年社會工作者應具備的資質包括:獲得國家頒發的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具備國家承認的社會工作專業專科及以上學歷。
老年社會工作者在開展具體工作中,應遵守以下要求:掌握涉及老年人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具備開展老年社會工作服務所需的老年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接受社會工作專業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職業素質和專業服務能力;推動多學科合作,與其他專業人士相互尊重、共享信息并有效溝通。
養老機構、城鄉社區應根據服務對象的數量、自理能力的高低、服務的類型、服務的復雜性等因素進行人員配備;城鎮養老機構每200名老年人應配備一名老年社會工作者,農村養老機構可參考上述標準配備;城市社區中每1000名老年人應配備一名以上的老年社會工作者,不滿1000人的可多個社區配備一名老年社會工作者,農村社區可參考上述標準配備。
《指南》強調,老年社會工作服務應致力于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年社會工作服務應遵循獨立、參與、照顧、自我實現、尊嚴的原則,促進老年人角色轉換和社會適應,增強其社會支持網絡,提升其晚年的生活和生命質量。
老年社會工作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等社會工作直接服務方法及社會工作行政、社會工作研究等間接服務方法。
針對特定需要還可以采用一些特定的介入方法。例如:針對老年人緩解抑郁、輕度失智等問題,可以采用緬懷治療的方法;處理老年人的長期情緒問題可以采用人生回顧的方法;預防和緩解老年人認知混亂、記憶力衰退可以采用現實辨識的方法;采用動機激發的方法預防、緩解老年人社交能力受損、負面情緒等;采用園藝治療的方法預防和緩解老年人身體和精神的衰老;采用照顧管理的方法幫助需要長期照護的老年人,以及具有多重問題和復雜需求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