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思想認為企業產品(服務)的價值只能由最終用戶來確定,價值也只有滿足特定用戶的需求才有存在的意義。精益思想重新定義了價值觀與現代企業原則,它同傳統的制造思想,即高效率大量制造既定產品向用戶推銷,是完全對立的。
精益價值觀將商家和客戶的利益統一起來,而不是過去那種對立的觀點。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觀來審視企業的產品設計、制造過程、服務項目,就會發現太多的浪費,從不滿足客戶需求到過分的功能和多余的非增值消耗。當然,消滅這些浪費的直接受益者既是客戶也是商家。與之對照的是,企業過去的價值觀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完全由商家設計和制造的產品、完全由商家設計好的服務項目,大吹大擂那些目的在于增加盈利的、額外的甚至是“畫蛇添足”的功能,并不一定是用戶所需要的或必需的。最后將大量的浪費以成本的方式轉嫁給了用戶,而用戶享受到的僅僅是為實現這個轉嫁的殷勤。
價值流是指從原材料轉變為成品并給它賦予價值的全部活動。這些活動包括:從概念到設計與工程、投產的技術過程,從訂單處理到計劃、到送貨的信息過程,從原材料到產品的物質轉換過程,以及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和服務過程。精益思想識別價值流的含義是在價值流中找到哪些是真正增值的活動、哪些是可以立即去掉的不增值活動。精益思想將所有業務過程中消耗的資源而不增值的活動叫作浪費。識別價值流就是發現浪費和消滅浪費。識別價值流的方法是價值流圖分析 (Value Stream Map Analysis)。首先按產品族為單位畫出當前的價值流圖,再以客戶的觀點分析每一個活動的必要性。價值流圖分析成為實施精益思想最重要的工具。
價值流并不是從自己企業的內部開始的,多數價值流都向前延伸到供應商,向后延伸到向客戶交付的活動。按照最終用戶的觀點全面考察價值流、尋求全過程的整體最佳,特別是推敲部門之間交接的過程,往往存在著更多的浪費。
精益思想要求創造價值的各個活動(步驟)流動起來,強調的是“流動”。傳統觀念是“分工和大量才能高效率”,但是精益思想卻認為成批、大批量生產經常意味著等待和停滯。精益將所有的停滯作為企業的浪費。
精益思想號召“所有的人都必須和部門化的、批量生產的思想做斗爭,因為如果產品按照從原材料到成品的過程連續生產,我們的工作幾乎總能完成得更為精確有效”。
“拉動”的本質含義是讓企業按用戶需要拉動生產,而不是把用戶不太想要的產品強行推給用戶。拉動生產通過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壓縮提前期,保證用戶在要求的時間得到需要的產品。實現了拉動生產的企業具備當用戶需要時,就能立即設計、計劃和制造出用戶真正需要的產品的能力;最后實現拋開預測,直接按用戶的實際需要進行生產。
實現拉動的方法是實行JIT生產(Just In Time)和單件流(One Piece Flow)。JIT和單件流的實現必須對原有的制造流程做徹底的改造。流動和拉動將使產品開發周期、訂貨周期、生產周期縮短50%~90%。
產品配置設計支撐的延遲制造是一個創舉,半成品大批量生產,成品定制,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互聯網+給我們提供了進一步改善的機會,讓MIX大批量定制生產成為可能。
詹姆斯 P. 沃麥克闡述精益制造的目標是“通過盡善盡美的價值創造過程(包括設計、制造和對產品或服務整個生命周期的支持)為用戶提供盡善盡美的價值”。精益制造的“盡善盡美”有3個含義:用戶滿意、無差錯生產和企業自身的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