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網格信息化“單車道”切換至“高速路”
發布時間:2016-01-21
閱讀:5324
成都首個街道“三朵云”試點在成華區桃蹊路街道孵化
天府早報記者鄭其攝影趙霞
當下,“互聯網+”已經成為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新形態和新業態。從2014年開始,成都市成華區以樓棟、院落、社區為基礎,著手構建以信息化支撐的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并實現“6411”全覆蓋。2015年作為“提速年”,成華區這一年著手實施了社區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這一社會服務治理的新形態。針對社區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采集多元化、信息化,成華區桃蹊路街道全力以赴構建社會治理云、政務服務云、社會服務云的”三朵云“平臺,為實現“聯動發現、聯勤處理”的提質增效而加足馬力。
桃蹊經驗
A
社區小網格緊連千家萬戶大民生
2011年,桃蹊路街道就成為成華區首批網格化服務管理試點的街道之一。經過多年探索運作,現在,桃蹊路街辦轄區被劃分為60個網格,60名網格員按格定崗。“第一時間了解基層群眾的需求,第一時間掌握基層社區的動態。”桃蹊路街辦黨工委書記劉吟說,通過對網格隊伍不斷加強建設和培訓,現在的網格員身肩多職,既是政策宣傳員、信息采集員,也是服務代辦員、困難幫扶員。“網格員在服務社區居民、傳遞惠民政策的同時,起到了連接社區群眾與政府之間橋梁的溝通作用。”桃蹊路街辦劉吟書記給記者講了兩個關于網格員的案例。2012年,怡福社區網格員林海在入戶走訪調查時,在閑談中得知該戶人家是租住戶,家中兒媳剛當上準媽媽不久,而他們對于領取生育津貼的相關政策毫不了解。數天后,林海將領取生育津貼相關條件的政策信息和申請表格送到該戶人手里。
2013年,桃蹊路街辦成為成都市首個惟一以信息化支撐的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試點街辦。在這一體系下,網格員的辦公工具從傳統的紙和筆變成了信息化設備的手持終端機,其提質提速的辦事效率馬上凸顯。事情發生在桃蹊路桃源社區,該院落的陽光家園里托管了10余名殘疾小孩。其中一名16歲的智障兒童兵兵(化名)走失。就在老師和家長萬分焦急之時,網格員李天惠迅速將這一情況輸入手持終端機,通過成華區公安分局以及轄區派出所等各個相關部門聯動,一個多小時后,孩子被順利找到并護送回家。“以前,網格員下社區的模式是’出門一把抓,回來再分家’?,F在,網格員在第一時間就通過手持終端機把信息傳輸到網格化服務監管中心,由中心迅速將信息分派給不同部門進行處理。”劉吟書記形容,信息化手段植入網格工作中以后,使得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從以前的“單車道”直接切換到了多車道、高速度的“高速公路”模式,辦事效率大大得以提速增效。
桃蹊經驗
B
網格立體、共享化社區平安有了“火眼金晴”
為了進一步加對轄區內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成華區開展了“一標三實”數據庫建設工作。在這一信息采集過程中,桃蹊路街辦從傳統的網格員上門入戶調查升級到多元化、信息化的高效率模式。其中,頗有代表性的是桃蹊路怡福社區。
該社區通過網格員的手持終端機、二維碼、APP、網頁等多元化、信息化的采集方式,流動人口信息快速申報至“一標三實”系統,“這就相當于給社區平安工作裝上了一雙’火眼金晴’,從而也使一些安全隱患可以被及時發現并排查”。
據介紹,桃蹊路街辦集中開展數據采錄工作,除了可以及時發現社區治安隱患以外,還可通過對轄區所有人員的信息比對,運用于轄區治安防范、社會治理服務、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中。在2014年的一次數據比對中,工作人員發現轄區一名流動人員鄒某竟是網上追逃人員,且在轄區多個社區均有租住地址。隨后,在聯動指揮中心統一部署下,綜合運用協同指揮系統、人員定位等功能幫組網格員、院落小組長及時發現上報信息,為聯動指揮中心研判分析提供有力的支撐,協助成都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局將該名嫌疑人抓獲。
桃蹊經驗
C
從“高速公路”到“高鐵時代”成都首個街辦“三朵云”在孕育
2115年是成華區以信息化支撐的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提速年”,已經步入了“高速公路”的桃蹊路街辦下一步還將如何提速?劉吟告訴記者,由社會治理云、政務服務云、社會服務云三大功能模塊構成的“三朵云”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屆時,街辦轄區的服務管理將跨入“高鐵”時代。“在我們看來,信息化網格服務管理工作就是做到天上有云、地上有格、中間有網。即依托于網格,依靠信息化手段,使基層服務治理工作更加精細化、精準化。故而,通過實現互聯網+網格治理、互聯網+平安創建、互聯網+社務服務。”劉吟介紹說,社會治理云即是包括街道聯動子模塊、辦公OA子模塊、數據管理子模塊等,實現街道工作人員工作全覆蓋,移動辦公;政務服務云則主要提供居民政務事項網上預約及部分事項網上辦理,使居民辦事少跑路;而社務服務云將為居民提供整合政務服務及智慧小區便民服務的網站、APP、觸摸屏等服務方式,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提高社區滿意度。